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行动目标,引导金融机构聚焦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科技金融生态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有力保障全省科技和产业创新需求。
一、持续健全科技金融工作体系
联合省科技厅建立科技金融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科技金融统筹协调,推动形成部门协同、政策联动、信息共享的工作格局。依托“创新积分制”精准量化企业创新能力,主动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向金融机构推送255家重点企业,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协同省发改委升级“青信融”平台功能,增添科技金融服务板块,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二、有效发挥专项再贷款撬动作用
加强与省科技厅、工信厅、发改委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配合,完善“推荐企业名单+主办行+动态监测”机制,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链深度绑定,精准锁定156家科技创新企业和99家设备更新企业项目,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全覆盖走访对接,累计向清单内企业投放贷款18.2亿元,提供专项再贷款支持5.5亿元。配合省财政厅为其中符合再贷款支持条件的企业项目给予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557.9万元。
三、积极推动多层次融资支持
增强与青海金融监管局、青海证监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动,推动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40亿元科创债,并于4月11日成功发行5年期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票面利率仅2.5%。引导保险业机构开发推出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责任保险等产品,为全省科技型企业提供551亿元风险保障。促进银行业机构成功落地全省首单5亿元科创票据融资,通过“投贷联动”实现基金股权融资2500万元。
四、重点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
高效组织召开科技金融工作推进会三次,促进面对面融资。其中6月17日,联合省科技厅召开青海省科技金融推进会暨政金企融资对接会,聚焦“深化科技政金企联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合作桥梁,为科技金融助力青海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省内40家金融机构、37家科技型企业参会,其中10家科技型企业现场与银行签约,融资金额达25亿元。
五、不断完善风险缓释机制
加强与省财政厅沟通协调,推动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将融担基金分险比例、科创类中小企业单户在保余额分别提高至最高不超过40%、3000万元;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范围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给予不超过0.5%、单户最高100万元的一年贴息补助;提高科创企业信贷风险单笔补偿上限至100万元。引导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批量担保贷款2518万元、开立保函业务3768万元。
|